一圖讀懂《合肥高新區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01 點擊:次
當前,全球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正迎來融合創新與場景落地的關鍵突破期: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與精密硬件加速融合,運動控制、環境感知與人機交互技術持續突破,產業應用從工業向服務、醫療、家居等領域加速滲透。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高新區緊抓戰略機遇,率先出臺《合肥高新區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圍繞核心技術攻堅、企業主體培育、公共平臺建設、應用場景推廣等方面多維發力,構建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鏈條生態體系,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具身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
本次報道將深入解讀《方案》如何為企業提供研發支持、場景賦能與生態協同,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成長。而這也僅是高新區打造未來產業生態集群的起點,后續還將陸續推出針對第三代半導體、合成生物等前沿領域的重磅政策,持續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構建面向未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方案》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重點發力哪些方向?
高新區聚焦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智能終端研發及制造企業,著力突破AI芯片、環境主動感知、靈巧操作、自主決策與高精度運動控制等核心技術,通過核心部組件攻關、具身智能大模型研發、算力數據底座支撐三維聯動,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能級躍升。一是硬件研發自主化,鼓勵園區領軍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圍繞機械臂與靈巧手、關節模組、傳感器、動力電池等核心部組件開展研發制造,前瞻布局計算芯片、類人皮膚、仿生肌肉等部件。二是模型訓練場景化,挖掘生產性、服務性龍頭企業真實場景,搭建技術試驗場,基于視、觸、力、位等多模態數據要素,共建開發真機數據采集平臺和數據仿真平臺,打造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提升跨場景決策能力。三是平臺支撐普惠化,打造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延伸小試中試、檢測認證等服務,通過園區“算力券”“數據券”降低算力、數據等基礎要素使用成本。
二、《方案》計劃如何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
高新區集聚了37家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已初步形成“大腦-小腦-核心部組件-本體”的研發制造一體化格局;全區14家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平臺,先后在人工智能、運動控制等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高新區通過構建“1個產業專班+1個產業政策+1個產業基金”保障體系,進一步統籌要素資源,護航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技術攻堅筑基。支持機械臂、靈巧手等核心部件技術攻關,構建多模態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二是企業梯隊培育。依托“苗木-灌木-喬木”產業生態,分檔獎勵創業團隊、招引高成長企業、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專精特新“小巨人”。三是平臺場景聯動。強化“基礎支撐+場景驗證”雙輪驅動,打造算力、數據、中試平臺矩陣,推動工業制造、醫療康養等場景規模化應用。四是生態體系升級。打造“人才-政策-資本”融通生態,引聚全球高層次人才,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完善金融支持體系。
三、本輪具身智能機器人實施方案有哪些亮點?
《實施方案》構建五位一體政策體系,通過資金配套、企業培育、平臺支持、場景應用激勵、產業生態服務五大政策支持舉措,打造全國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政策高地。
技術攻堅:提供最高1000萬元配套資金支持核心技術研發,定向委托攻關“大腦-小腦-核心部組件-本體”全鏈路技術。
企業培育:實施梯度扶持,創業團隊最高獎勵1000萬元,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平臺賦能:每年安排5000萬元算力券,新建平臺補助投資額30%,加速技術轉化。
場景應用: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場景開放,推動商業化應用。
生態護航:重金引進全球頂尖團隊,設立產業專項政策和基金支持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