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發布低空經濟發展規劃 吸引產業核心集聚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2 點擊:次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業態多元化和總體帶動性強的特點。為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加快推動江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江門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2025-2030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按照《發展規劃》,我市將構建以市場化應用培育產業、以行業型服務牽引產業的雙向發展模式,帶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吸引產業核心向江門集聚,打造廣東省低空制造保障基地、大灣區低空全場景應用示范城市、珠西低空綜合樞紐城市。到2030年,全市低空經濟規模達到40億元。
江門發展低空經濟優勢明顯
低空經濟包含技術、業態模式、管理和制度等層面的創新,涵蓋飛行應用、低空制造、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低空保障、綜合服務等多個領域。當前,低空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產業分工、業態布局等格局尚未固化,全國各地均有機會探索打造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正是江門緊抓低空經濟發展戰略機遇、把握產業風口的關鍵時期。
從全國來看,2021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寫入國家規劃。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同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
從全省來看,2024年5月,廣東省印發了《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將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
政策端的支持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預測,我國低空經濟總規模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潛力巨大。
回看江門,江門在個人航拍、農林植保、電力巡檢、城市管理和文旅消費等低空應用領域均有基礎。尤為重要的是,江門發展低空經濟優勢明顯。
一是應用場景潛力巨大。江門自然資源豐富,適飛空域面積位列大灣區前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空中交通、農業應用、漁業應用、海洋應用、物流運輸、巡檢測繪和應急救援等低空應用場景開發提供了實踐空間。獨特的景觀和龐大的游客基礎,為發展低空載人觀光、載人交通、低空運動和低空表演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二是產業要素基礎扎實。江門工業門類齊全,涵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5個;產業載體發展空間廣闊,正加快建設全省規劃面積最大的大型產業集聚區,工業用地價格較大灣區大部分城市具有比較優勢。擁有25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和6個省級產業基地,可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研發測試和生產制造的廣闊空間。工業多樣性和成本優勢,為低空經濟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造基礎和成本效益。
據統計,當前全市共有低空經濟企業28家,涵蓋低空制造、綜合服務等領域。2024年以來新落地低空經濟相關項目10個(其中服務業項目3個),涵蓋無人機整機、無人機零部件、低空服務等領域。產業載體建設加力提速,馮如低空制造基地已動工建設。
三是灣區資源加速整合。隨著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江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系更加緊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聯互通進一步加強。通過加強與深圳、廣州等地的合作,江門有望成為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分工協作的重要一環。
四是航空品牌底蘊深厚。江門是“中國航空之父”馮如的故里,馮如文化根植民心,航空基因傳承百年,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領域世界級專業人才,為江門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基礎。江門以“馮如故里”為品牌,連續三年舉辦通航和低空相關大型活動,打造了獨特的城市名片。
構建“三核三區一走廊多節點”發展格局
江門該如何搶抓低空經濟發展先機?《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方向。
《發展規劃》指出,江門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堅持場景驅動、制造為本,堅持以點帶面、有序發展,堅持防范風險、安全飛行。同時,立足江門資源稟賦,結合全球及全國行業發展趨勢,堅持產業差異化與區域協同發展,以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研制+測試、場景+基建、管服+運營”為抓手,實施“錨定方向、夯實基礎、培育壯大”三步走戰略,按照“推動制造研發、建設產業平臺、拓展應用場景、完善基礎設施、盤活空域資源、構建生態體系”六大發展路徑,加快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和資金鏈高效銜接與深度融合,力爭實現江門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造江門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發展規劃》也對江門低空經濟發展進行了“三步走”的規劃。錨定方向:至2025年底,政策規劃體系配套完善,應用場景逐步開放,產業空間投入使用,企業項目招引有序開展。夯實基礎:至2027年底,應用場景形成規模,示范項目影響顯著,城市低空品牌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體系逐步構建。培育壯大:至2030年底,產業規模顯著提升,產業生態基本建成,細分應用走在省內前列,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發展規劃》明確,江門將著力構建“三核三區一走廊多節點”的低空經濟發展格局。“三核”指的是低空整機智造測試核、低空先行應用展示核、“機場+”融合發展核。“三區”指的是行業服務應用區、文旅載人應用區、水域創新應用區。“一走廊”指的是以中陽高速公路為主軸,以國道G325為輔,依托交通干線,布局形成大灣區西翼低空裝備先進制造產業走廊。“多節點”指的是各縣(市、區)依托本地產業平臺和產業園區,多點布局、協同發展。
同時,《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路徑。江門將推動制造研發,包括推動整機制造發展、推動原材料與裝備制造發展、推動低空分系統環節發展、推動無人機通信與安防技術發展、推動標準制定。建設產業平臺,包括以要素牽引產業集聚、打造低空產業制造基地、建設測試空間、建設展銷體驗中心、打造創新載體。拓展應用場景,包括發展低空文體旅游、擴大政府公共治理服務應用、拓展低空行業應用、發展低空物流服務、發展空中交通服務、打造特色飛行營地、打造無人體系應用示范。完善基礎設施,包括加快臺山通用機場建設、加快大型垂直起降設施布局、完善無人機機庫和機巢布局、推動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無人機反制設施建設、打造低空管理平臺。盤活空域資源,包括推進空域資源劃設、加強協調管理溝通。構建生態體系,包括強化“馮如”文化品牌建設、深化區域協作、加強招商引資、提升低空“投建運”能力、強化人才供給。
《發展規劃》強調,將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撐、優化要素保障、做好宣貫引導、堅守安全底線五大方面,確保《規劃》的落地實施和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