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鍵材料”到“期貨交割”!遂寧高新區加速打造鋰電產業生態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3 點擊:次
九月遂寧,鋰電潮涌。位于成渝中部的遂寧高新區,一個個鋰電項目加快建設、一批批創新成果持續涌現、一條條產業鏈條加速成型。
在這里,西南地區首家碳酸鋰期貨指定交割庫落戶安家,華創高性能鋰電銅箔材料項目填補產業鏈空白,佰思格硬炭材料突破“卡脖子”技術……目前,遂寧高新區正以集群之勢搶占鋰電產業新賽道。
作為遂寧打造“鋰電之都”的重要支撐,遂寧高新區搶抓“雙碳”戰略重大機遇,以項目促投資、以產業促發展,強化鋰電地域優勢特色產業培育,錨定打造完整健康鋰電產業生態鏈,推動鋰電新能源產業在新起點上,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項目引領:
強鏈補鏈夯實產業根基
在遂寧高新區,中國西部鋰產品集散中心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據了解,該項目主要建設兩棟兩層碳酸鋰及氫氧化鋰高標準倉庫、輔助用房及相關配套附屬設施,總建筑面積約2.9萬平方米。建成投用后,碳酸鋰期貨指定交割庫的面積將從3300平方米增加到2萬平方米,存貨量從5000噸增加到4萬噸,同時增加碳酸鋰現貨倉儲量2萬噸,營業收入預計將增加至5000萬元以上,年稅收增加約500萬元。
“屆時,將進一步提升區域經濟影響力,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部產業聯系和協作,助力園區深度融入全國碳酸鋰產業供應鏈和市場體系,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同時通過建設中國西部鋰產品集散中心,吸引更多產業鏈及上下游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提升區域整體產業競爭力,帶動周邊第三產業發展。”中國西部鋰產品集散中心項目技術負責人桑衛林介紹。
不遠處,四川佰思格新能源生產線高速運轉。作為國內第一家、全球第四家量產超快充鋰電/鈉電硬炭材料的公司,佰思格已實現高端鋰電池核心“卡脖子”材料的國產化,產品進入多家電池頭部企業的供應鏈。“我們生產的硬炭材料相比國外產品成本降低50%,大大提升了國產鋰電池的競爭力。”佰思格負責人表示。
此外,作為遂寧市首個鋰電銅箔項目,投資90億元的華創高性能鋰電銅箔材料項目建設同樣如火如荼。項目“多點開花”,帶動的是產業的強勁態勢,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讓鋰電產業在遂寧高新區扎根發芽,開花結果,也為遂寧“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范市和鋰電之都”強勢賦能。
平臺賦能:
物流樞紐提升產業輻射力
2023年7月,遂寧高新區成功申建西南地區首家碳酸鋰期貨指定交割庫,成為助推遂寧加快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范市和鋰電之都的“關鍵一招”。今年以來,遂寧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快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有關要求,以期貨交割為突破口,用期貨帶動物流,物流帶動商貿,商貿帶動產業,全力打造遂寧物流新品牌。
目前,遂寧已是上海期貨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的期貨交割設庫城市,涉及碳酸鋰、鑄造鋁合金2個品種。其中,碳酸鋰交割庫已有272家企業在遂開展交割業務,日吞吐量500噸至600噸,累計交割量15萬噸、交易規模110億元,占全國13%,成為我國鋰鹽市場三大集中交易區之一;鑄造鋁合金交割庫預計今年11月開展首次交割。進入交割期后,遂寧鋰電在全國行業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
同時,遂寧高新區積極引進浙江物產中大等期貨公司、廈門國貿、世標檢測等貿易公司以及檢測、保險等機構入駐,將期貨數據落地遂寧、服務遂寧。在現有期貨市場基礎上,迅速將已有企業資源轉化為本地市場,相互合成,形成產業生態圈。通過借助碳酸鋰期貨市場,推動鑄造鋁合金現貨市場建設,共同構建新能源汽車初級產品供應鏈生態。目前園區正全力爭取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在遂寧設庫支持,致力于打造全國首個“四所聯動支持設庫”的期貨交割城市,成為西部商品期貨交割重要的“港口碼頭”。
據悉,遂寧高新區聚力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分撥集散功能強,倉儲成本低,基本建立覆蓋全國的倉儲物流生態系統的底層資源平臺,能充分滿足鋰電企業生產與運輸需求。園區正計劃構建初級產品物流通道,借力我國期貨交易所強大的市場資源調動能力,以銅、鋁、鉛、鋅、鋰等有色金屬品種為目標,建立從新疆、青海等地區經遂寧制造賦能后,再流向上海、江蘇等東部地區的物流通道。
下一步,遂寧高新區將圍繞遂寧鋰電產業鏈,基于鋰礦資源、消費市場“兩頭在外”現狀,借力碳酸鋰、鑄造鋁合金交割庫平臺,打造“原材料—碳酸鋰產品—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垂直產業鏈的物流通道,力爭降低中間環節成本15%以上,全面提升遂寧鋰電市場競爭力。
創新驅動:
產學研融合攻克技術難關
在重慶大學鋰電及新材料遂寧研究院,科研人員正在對鋰硫電池進行中試測試。該研究院自主設計并建成了鋰硫電池中試生產線,著力解決鋰離子電池安全、能量密度不足等“卡脖子”難題,已成功獲批遂寧首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近日,重慶大學鋰電及新材料遂寧研究院會同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共建的“鋰資源綜合利用與新型電池基礎鋰材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已順利完成戰略重組。作為遂寧高新區首個以“高校+企業+科研院所”模式參與共建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助力園區在鋰電產業核心技術攻關、產學研深度融合及創新生態構建上實現重大突破,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及國家“雙碳”戰略實施注入強勁動能。
依托重慶大學鋰電及新材料遂寧研究院,遂寧高新區著力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瞄準企業技術需求,整合高校院所科研資源,建成鋰電及新材料領域中試平臺,開展鋰硫電池、鋰電池本征安全技術等中試研究,為本土企業精準嫁接高校資源,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遂寧實現產業化。目前該平臺已為天齊鋰業等企業提供中試服務10余次,已申請專利21項,其中發明專利19項,有效降低了企業高端人才招引、大型設備購置、技術開發等創新成本。
截至目前,遂寧高新區已培育國省級雙創載體9家,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6家,引進國家技術轉移中心2家,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家(全市僅3家),重慶大學鋰電及新材料遂寧研究院獲批全市唯一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成立川渝鋰電及新材料研究院科創技術聯盟……錨定打造完整健康的鋰電產業生態鏈,不斷強化鋰電領域優勢特色產業培育。
服務優化:
效率革命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5月20日,一份關于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擴產需求的信息被迅速捕捉和研判,針對企業訴求,園區招商團隊連夜梳理解決方案,5月30日,立即與遂寧產投集團溝通協同方案。高效的響應、專業的素養、共贏的方案,讓年產15萬噸鈉電池固態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加速落子”,將成為園區新能源賽道上的“強大引擎”。
這樣的效率提升得益于遂寧正在開展的“效率革命行動”。圍繞“力爭實現2025年‘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的發展目標,遂寧深入開展“效率革命行動”,以效率政府建設保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遂寧高新區將“硬服務”與“軟服務”有效結合,無微不至優服務,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助力企業輕裝上陣:一季度新開工國電投等項目16個,上半年省市重點項目開工率100%,全年按計劃竣工項目38個,推動項目投資常態化保持“第一方陣”,全年儲備庫投資穩定在3000億元以上……
栽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下一步,遂寧高新區將緊盯主導產業,全力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加快形成鋰電產業發展新增長點,在新能源汽車、鋰電銅箔等重點產業強鏈補鏈上取得新突破。隨著更多項目的建成投產和技術的創新突破,遂寧高新區鋰電產業的發展將更加精彩,遂寧這座“鋰電之都”的影響力將不斷躍升。
從基礎鋰鹽到動力電池,從磷酸鐵鋰到固態電池,遂寧高新區正全域布局、鏈式發展。這些正是遂寧打造“鋰電之都”的堅實腳印,也是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撐。